兒 x 大小事|高敏感孩子的小學紀錄。一年級新生.首部曲

書包、餐袋、文具都打勾,Z開始了正式有學籍的日子。

一年級新生首部曲,高敏兒在適應,斜槓媽亦然。整理記錄那些磨合、調整的片段。

寫在前面

大概是宇宙安排好的,幾個同學和朋友,家裡也有小一生,說起各種狀況都可以共感。

為給高敏感Z時間進入新節奏,之前調整了工作,讓自己 11:55、15:55 能出現校門。

趕場的週期緊繃到又開始用藥,但想低年級就這階段,總會過去。

 

第一週

➊ 明白物品落失是正常,但沒預想到開學第一天,兩個橡皮擦就從筆盒出走。還好有貼名字,在教室找回。

➋ 男孩的下課等於操場,幾次鐘聲響才往廁所跑。

➌ 週三全校半日,與Z約定社團結束後門見。納悶著怎麼空無其他人的時候,烏龍媽倏然發現要大門接。

第二週

➊ 雖然Z對於鼻血不陌生,但兩週 6 次(家與校、白天和半夜都有),還是忐忑,已預約下星期的馬偕兒童醫院門診。

➋ 每日作業最難是家事,到底該寫收拾桌子、沖洗浴缸,或給媽捶肩?

➌ 與好友們聊,發現一樣是公立小學,之間的課程強度(壓力)明顯有差異。所謂「放鬆小學」很適合高敏兒和偷懶媽。

第三週

➊ 跌倒、割傷、碰撞,小一菜鳥每個禮拜都到健康中心掛號。還有蚊蟲叮咬的紅腫,負重(?)的膝腿很忙碌。

➋ 剛開學導師印貼,第二週部分協助,這星期孩子自己寫全聯絡簿,注音加圖畫。

➌ 平臺在討論延後上課時間,Z卻希望他能再提早入校(目前約 07:40),因為「晨光五件事完成就可以去操場」。

同場加映|充電站

「感覺Z的小學生活沒什麼磨合期,迅速就定位。」

「想必妳給了他足夠依附,高敏感的孩子到外面才會全力奔跑。」

簡短的字句,無比暖心。親職(mama)這角色,總有很多聲音,只能適時關掉制高點的指教,調整節奏、放慢呼吸,再持續修正。